第13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0-11-18 09:14:00
近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在上海成功举办。活动周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热处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专题论坛、现场洽谈等多种形式配合“2020上海热处理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展示了热处理领域学术进展和技术应用情况,使学术、技术、产品、用户有机地融为一体,全方位为行业同仁呈现产学研用交流盛会。

大会报告由全国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程晓农教授和顾剑锋教授主持。邀请的5个大会报告高屋建瓴紧扣活动主题,与产业结合紧密。本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王华明教授根据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作了“模具增材制造技术”报告;上海大学吴晓春教授作了“高品质模具钢的热处理组织控制技术”演讲;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毛球教授进行了“高品质齿轮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姚建华教授作了“激光热处理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进展”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徐跃明教授作了“我国热处理重大装备的发展”报告。这些报告为代表们了解热处理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技术进展提供了最新的资讯,得到参会代表的高度称赞。
专题论坛有“2020航天热处理技术论坛”、“高端齿轮材料热处理技术论坛”、“高端轴承热处理技术论坛”、“感应热处理技术论坛”、“离子渗氮热处理技术论坛”,共遴选了87个报告作了现场分享交流,确保专业讨论更深入更透彻。
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周从形式上做了较大的改变,开通的“直播间”在线上吸引了大批观众,线上直播与展会结合的形式,成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行业交流的重重限制;同时采访与报告兼顾推送,线上线下联合互动,得到了行业同仁的热情响应,共计130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前,正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制造工艺与装备是制造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工艺与装备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完整的基础工艺与装备体系,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热处理作为我国成为制造强国和材料强国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是体现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广大热处理科技工作者必须责无旁贷担负起由大到强的历史使命。自2002年8月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在大连召开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极大促进了热处理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热处理事业的发展,并快速成长为的中国热处理及表面工程领域的年度盛会,大会、专题研讨及新技术新产品宣传的模式也为行业提供了多元化的交流形式,成为热处理行业同仁交流的重要平台。